金徽酒携手复星基金会向甘肃捐赠价值100万元防疫物资******
1月16日,金徽酒携手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向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和陇南市徽县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和包含血氧仪、制氧机、N95口罩、抗原等防疫物资的爱心包,用于助力基层防疫,尤其是保障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
上午10:30,金徽酒联席总经理李娜带领复星一家志愿者在中川机场与东乡县代表等进行了首批药品交接仪式。随后,600瓶由金徽酒志愿者送往徽县,另外600瓶新冠口服药由李娜陪同复星一家志愿者和乡村医生一起通过专车派送至东乡县各村村卫生室。
在徽县,金徽酒党委书记张斌及金徽酒志愿者将药品送到徽县,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小波、徽县卫健局局长王新田等在徽县人民医院举行了捐赠仪式,顺利完成药品的发放。
金徽酒是复星一家成员企业,疫情暴发以来,金徽酒用实际行动彰显社会责任,践行企业使命。多年来,金徽酒热心公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教育事业、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乡村医生等公益方面投资数亿元,数万人受益。金徽酒坚持不懈地推进公益战略,让“金徽酒正能量”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公益品牌。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还曾荣获抗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的“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
在东乡县,东乡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马占福,东乡县卫健局副局长马毅,东乡县卫健局医政股主任马东海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据悉为帮助农村地区平稳度疫,1月6日,复星基金会启动“乡村暖冬计划”。1月9日,复星基金会联合复星医药、河南真实生物共同宣布,向中西部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180个县,包括“乡村医生项目”73个驻点县在内,全部捐赠将于春节后完成。
“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本报记者 李 强
在展会现场,观众体验如何用传统技艺加工石材。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铁匠将烧红的铁锭捶打成铁艺装饰;泥瓦匠用瓦刀和灰泥“修复”古老的建筑墙体;石匠对着一块大理石左右敲琢,一根罗马柱头已近完成;木匠脚踩皮带轮带动磨具,将一块方木打磨成国际象棋的棋子……这是记者不久前在德国莱比锡会展中心举办的莱比锡文物保护修复和改造博览会上看到的景象。
展会上,除了工匠展示技艺,还包括文物修复设备、建筑原材料、工具模具、考古探测仪器等展品。参观者有机会学习古迹保护、修复和旧建筑改造技艺,体验文物修复工艺,还能在这一行业中寻找商机。
在一个名为“风格屋顶”的展位前,参观者手持特制的尖头锤,将一块块黑色的页岩片敲成各种造型。另一边,身着传统服饰的专业工匠,熟练地将同样的页岩片敲击成尺寸一致的圆形瓦片,镶嵌在屋顶模型上。
“风格屋顶”工作室是一个由德国屋顶工匠成立的组织,传承着数百年前的手工技艺。时至今日,页岩石板瓦依然是德国建筑的主要建材。“风格屋顶”工作室不仅承揽了许多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还承接民间住宅改造,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
“‘热爱手工艺’是我们的座右铭。”“风格屋顶”工作室负责人米尔科·菲舍尔介绍,他和他的屋顶工匠团队在工作之余,运营着数万粉丝关注的社交媒体账号,用视频和图片记录“风格屋顶”工匠们日常工作的场景。城堡、市政厅、当地传统民居的屋顶上,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工匠们特别自豪并热衷于展示自己的手艺:一块页岩片,一把尖头锤,不到一分钟就能敲出一个规整对称的心形图案。
在展会现场,记者不时看到成群结队前来观摩学习的学生。他们大都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专业涉及文物修复、建筑、园林、木工、瓦工等。安妮·克莱恩鲍尔是一名职业学校学生,她对记者说:“在这里,我可以了解一些实用的操作流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工匠交流并建立联系,这也为我未来就业提供了机会,非常有帮助。”
“修复者在保护建筑遗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修复历史建筑时,他们的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莱比锡展览公司相关负责人费利克斯·维索茨基表示,“整个文物修复行业迫切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本报德国莱比锡电)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